计世封面:智能手机“一窝蜂”
计世网 12年06月07日 14:48 【转载】 作者:计世网 责任编辑:尤佳
实力唱将 蠢蠢欲动
三星和HTC、索尼虽然有品牌优势,但是也不会完全不受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利润率给拉低一点、份额给侵占一点是难免的。甚至苹果也不会完全不受影响。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我国手机市场规模巨大,但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却只有三成左右,千元智能手机将成为争夺这一市场最重要的利器。
摩托罗拉移动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和HTC中国区总裁任伟光去年曾多次表示,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和企业利润水平,不会推出千元智能机。但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前持观望态度的一些国际厂商终于也按捺不住,相继加入战团,打破了一直以来千元智能机市场被国内企业垄断的局面。
4月16日,摩托罗拉成为第一个发布千元智能机的国际厂商,联合中国联通发布了1299元的XT390,中国联通将针对这款手机推出“存费送机”及“购机送费”两类合约方案。据摩托罗拉内部人士透露,未来仍有计划推出新的千元智能机型。
同一天,HTC与中国联通共同发布了售价为1999元的HTC新渴望V,中国联通描述该机为“首批上市的国际化品牌千元智能机”之一。随后,HTC再发布HTC新渴望VC和HTC新渴望VT,价钱也都在千元区间内。“相近的价位,更知名的品牌,这无疑会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国产千元智能机构成威胁。”咨询机构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如是说。
而随后三星也表示将加入千元智能机的阵营,一口气推出了两款针对中低端市场的千元智能机,价格分别为1158元和1599元。1158元,这也是三家国际一线手机品牌迄今定价最低的智能机新品。
国际厂商的加入表明,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局面。这也意味着,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国产手机的地位势必受到严峻的挑战。
2012年的互联网企业的搅局,给草根派以及国内、国际手机制造商都将带来冲击。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面临一次新的市场份额的分配。
靠服务赚钱,可能吗?
强调高性价比的千元智能机靠什么赚钱?这是纷纷试水手机领域的互联网大佬们必须回答的命题。对此,小米科技CEO雷军信誓旦旦地说,以后小米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后续的服务。
靠服务赚钱,可能吗?
这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苹果有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来自自家App store的30%的收益分成。但苹果的成功靠的是其自成体系的应用平台,那里有数以万计的应用程序供用户下载。只有使用了苹果的终端,才能享受那些服务。而小米能提供多少特色服务呢?就算是腾讯的微信也还谈不上赚钱,何况米聊呢?不要妄谈苹果,人人都想成为乔布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的。
360、百度、盛大等互联网公司辩称通过在手机中嵌入自己的服务,能够得到用户口碑,赢得增值利润。但是嵌入自己的服务,不等于一定要自己做手机,还不如去跟手机厂商谈合作,将服务内置到人家的手机里来得快。
对于在PC上拥有几千万乃至几亿用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几十万哪怕是几百万的定制手机销量也只是杯水车薪。何况,定制手机又不能搞“圈地运动”,互联网仍然是开放的,用户依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应用服务。如果手机卖出后,用户并没有与这些互联网公司发生持续的关系,靠服务赚钱就更无从谈起了。
互联网世界里流行着著名的“长尾效应”,但是在“长尾效应”下,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要有分散而庞大的用户群作为保障。做大生意,必须要依托有足够号召力的平台。互联网是平台,移动智能终端是平台,但被定制化的手机并不是。定制是供小众把玩的,只有开放才是被大众认可的。
记者无意评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能否成功,只是想说靠服务赚钱,目前还不是时候。
靠硬件赚钱?小米手机笑了。靠服务赚钱?全国人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