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介绍,早在2010年4月,苹果就曾和唯冠就商标问题进行过协商,要求唯冠向其转让iPad商标,然而双方并未就转让金达成一致。
“没拿到商标,苹果可以不使用iPad,或等到拿到后再使用,但没想到苹果绕过谈判,单方面生产销售iPad产品。也许苹果认为唯冠是一家债台高筑的小企业,他们没有放在眼里,但法律不因为商业地位而给予特殊地位。”谢湘辉说。
唯冠指责苹果铤而走险,而唯冠进行知识产权维权的行为本身也遭到质疑。一些网民质疑唯冠与苹果的纠纷是恶意诉讼,企图“敲诈”。网友“王冉”说,保护知识产权是为了捍卫劳动成果,不是为了鼓励不劳而获。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位于在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保税区的深圳唯冠公司发现,由于经营不善,昔日鼎盛的唯冠公司如今已经人去楼空。
而根据唯冠国际2010年10月发布的公告,该集团逾期负债总额约为38.34亿元。财政困难,并无足够营运资金应付未来十二个月所需。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如今,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8大银行持有唯冠十几亿的债权,而当前资不抵债的唯冠,所剩下的最值钱的东西就是iPad商标了。
在双方争执过程中,有关唯冠索赔100亿人民币或者20亿美元等说法甚嚣尘上。
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曾以唯冠科技小股东的身份向一些媒体公布,向苹果索赔100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唯冠科技本身对此事并不是很热衷,倒是它的债权银行对这一案件格外上心。因为对它们而言,这几乎是能追回唯冠科技所欠巨款的唯一机会。而这笔费用对于唯冠来说可能是“转机”。谢湘辉表示,现在处于债务重组阶段的唯冠急需资金,同时也需要偿还8大债券银行和中小债券人的债务。
在此前,唯冠一直在向外界发布两种并不一致的声音。一是受8大债权人委托的唯冠小股东李肃,二是唯冠原总裁杨荣山和代理律师。两者在对外发布的口径和索赔的金额并不一致。
谢湘辉否认唯冠恶意诉讼的说法。他表示,对跨国公司来说,用商标和专利作为武器,防止对手进入专属领域一直是跨国企业的常用办法,但到了海外,同样要遵守当地国家的法律、知识产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弱势企业也有自己的权利,不存在讹诈抢注商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