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DOIT!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您的位置:主页 > 业界资讯 > 正文

中国互联网的研发之路 与腾讯研究院院长一席谈

DOIT资讯中心 12年08月01日 17:53 【转载】 作者:程序员 责任编辑:王瑶

导读:腾讯研究院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2012年恰逢腾讯研究院五周年,《程序员》杂志总编刘江访问了腾讯首席架构师兼研究院院长郑全战。

关键词: 互联网 腾讯

腾讯研究院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2012年恰逢腾讯研究院五周年,《程序员》杂志总编刘江访问了腾讯首席架构师兼研究院院长郑全战。

在高科技产业中,中国的互联网可以算是异类。互联网虽然是欧美人的发明,但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从蹒跚学步、亦步亦趋的模仿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通过扎根本土不断研发和积累,居然最终在各个领域都后来居上。而国外的竞争者要么水土不服,要么受政府管制之困,纷纷退出了主战场。

其实,中国的IT产业也曾有过惨痛的过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干技术,其实没有太多选择。除了和无线电等专业竞争进入当时并不强大的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厂商之外,就是去银行、电信等企业的计算中心。那是一个贸工技为主流的时代,没有互联网,软件公司都很弱小。全球IT产业的核心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芯片,都是美国人的天下。

1994年,郑全战从北大计算机研究生毕业后,也选择到美国深造攻读计算机博士,在那个时代是再自然不过也非常令人羡慕的道路。

郑全战博士(右),腾讯公司首席架构师,腾讯研究院院长。在美国微软总部工作时,全程参与了 Windows 98到Vista,以及DirectX 6.0到9.0的研发。郑博士曾于1992年翻译了微软在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Microsoft Windows开发环境与技术》,是最早在中国介绍Windows NT技术的人之一。郑博士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

微软与腾讯

在微软工作9年之后,郑全战在2006年选择加盟腾讯,这出乎不少人的意料。那时候腾讯并不被人看好,商务和专业人士普遍觉得QQ只是小孩子的玩具。郑全战当时的理由也很简单:腾讯具备潜力。在微软工作的经历培养了他的远见:“用户数量是关键的因素,如果用户数量少而且没有成长性,公司是很难做大的。”而腾讯恰恰具备用户数量已很大且仍然在高速成长这两点。

郑全战很快体会到微软和腾讯的显著不同。微软是大团队作战(1997年Windows 98开发团队有四千人),成员之间的分工细致,流程规范成熟。而腾讯当时的研发流程和代码管理都很不规范,但决策很灵活,团队小而精干,产品研发效率极高,是典型互联网公司式的小步快跑。在谈到这些年感触最深的事时,郑全战举了下面的例子“我常有一些关于产品的想法,但在微软无法实现。而在腾讯,有了合适的想法,马上就可以动手做起来。我一直觉得Windows Media Player难用,所以到腾讯一有机会,我就着手重写播放器。我们当时只用两三个人的团队就完成了QQ影音。它有很多创新点,后来被马化腾做成范例,出现在他谈及怎样做产品、怎样做产品经理的PPT里。”

人才,人才!

然而,此时腾讯与微软最大的差距,是人才和技术。而核心技术的建立,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打造腾讯核心竞争力,时任公司联席CTO的熊明华开始筹划成立研究院,有着丰富研发经验的郑全战成了院长的合适人选。

2007年10月15日,国内互联网企业中第一家专门研究机构——腾讯研究院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同步设立。最初的成员只有30人,第一批人才大多是与郑全战熟悉,出于对他个人的信任才选择加入的。随后,研究院一方面锻炼队伍,用产品和成果说话;另一方面也与中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每年举办全国级高端技术创新大赛。在此过程中口碑效应逐渐发挥作用,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主动加盟。其中已成为领军人物的就有QQ旋风的黄琰、QQ 影音的Simon等。在外招人才的同时,腾讯研究院更愿意自己培养,因为这对公司的文化传承非常重要。QQ浏览器的司天歌是其中的代表。

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培养,腾讯研究院看重工作热情、聪明程度、学习能力和合作性。郑全战认为,即使是一流人才,没有合作能力,也会遇到职业瓶颈。

  • 人人网
  • 转播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热点文章排行
  • 甲骨文全球大会2013上海 甲骨文全球大会2013上海 2013年04月24日 “甲骨文全球大会2013上海”将于2013年7月22至2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JavaOne大会和甲骨文合作伙伴交流大会将同期举行。预计将会有一万五千人参加此次大会。这将是甲骨文在亚太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甲骨文全球大会, 也将是迄今为止单一厂商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宏大的信息技术盛会。
  • 2012年中国企业级IT风云榜 2012年中国企业级IT风云榜 2013年01月16日 2012年中国企业级IT风云榜包含2012存储风云榜、2012服务器风云榜、2012大数据风云榜、2012企业级IT渠道风云榜、2012云计算风云榜,我们希望通过评选该风云榜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供选择品牌、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参照,并对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评价。
  • 2012,谁拿到了通向新纪元的船票 2012,谁拿到了通向新纪元的船票 2013年01月10日 2012,谁拿到了通向新纪元的船票?2012IT热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