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研发之路 与腾讯研究院院长一席谈
DOIT资讯中心 12年08月01日 17:53 【转载】 作者:程序员 责任编辑:王瑶
研发之路
研发与创新并非易事,尤其是有组织地进行,而结果往往毁誉参半。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室如贝尔实验室和施乐的Palo Alto研究中心都是如此。它们虽然创造出不少后来影响人类社会的成果,但对公司本身却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IBM、微软等公司在国内的研究院虽然经营多年,但成功转化的研究成果也并不多。相比之下,腾讯研究院走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研发之路。
研究院在模式识别、多媒体通信、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分词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到2011年,腾讯申请专利超过4000件,超过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总和,其中研究院的贡献超过一半。与此同时,这些技术又应用于QQ、微信、搜搜等产品,有力地支持了业务发展。
研究院本身是孵化器。5年来开发并运营了QQ浏览器、QQ影音、QQ输入法、搜搜地图街景等许多在市场上后来居上的成功产品。
研究院又是人才培训基地。5年间,研究院总共培养和输出了将近千人,培养了一批公司核心骨干,其中总监级以上的就有20多名。
如果对照前不久Google阐述其混合式研究的论文不难发现,腾讯研究院与前者殊途同归。那就是模糊研究和产品开发之间的界线,同时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和产品的价值。面对业界关注的如何与腾讯共存的问题,郑全战表示,腾讯的重心已转为平台建设,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开发环境,因此腾讯内部对模仿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力求杜绝纯粹模仿性产品出现。
未来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本土优势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Apple iPhone和Google 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以Amazon为代表的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的兴起,整个信息产业进入技术大变革时期。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又一次落在了后面。
而成立5年的腾讯研究院也随着整个公司的战略转型、机构改组经历了一次调整,未来将更多地专注于人机交互、多媒体、网络、移动技术等互联网前沿技术研发,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互联网基础应用组件或技术平台。这符合技术变革的大趋势。
当然,对于已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领袖之一的腾讯,对于国内首家互联网企业研究院,我们理应抱有更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