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两任着重发展内容业务的CEO不同,平井一夫更重视内容与硬件的融合。斯金格认为,这使得平井一夫可以更好地与工程师互动,从而推动索尼开发轰动性的消费电子产品,弥补网络战略的不足。
平井一夫生于日本,现年51岁。他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曾在美国工作,所以他也在美国生活了约20年,多数都是在儿时。这使得他通晓日美两国的语言和文化,既了解西方企业制度,又能与日本员工和谐共处。
PlayStation成功吸引1亿网络用户是帮助他上位的重要因素,这也成为索尼融合内容与硬件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功。
收购命运
虽然的确有理由对平井一夫抱有期望,但部分索尼员工却认为,未来的前景可能更加暗淡。
一位索尼前高管在经过了认真思考后表示,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索尼可能会被一只基金收购,然后分拆出售,汇总后的价格比整体出售更高。
随着索尼衰落,其股价同样一路走低。2000年时,该公司的市值达到苹果的7倍。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索尼CEO的大贺典雄,曾经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歌剧演员,并且引领了CD革命。在他的领导下,索尼高管甚至曾经考虑收购苹果。据当时参与讨论的一名前索尼管理者透露,出井伸之是该交易的支持者之一。
索尼并非唯一一家股价低迷的日本科技企业,但却比其他日本公司更容易成为并购目标。与松下和夏普等竞争对手相比,索尼与日本大银行的联系较弱,主要债主在大股东中的占比较少,而且有超过40%的股票被外国投资者持有。
分析师估计,分拆后的索尼最高价值可达250亿美元,倘若有胆量以210亿美元的市值收购这家日本最知名的企业,便有望获得约20%的投资回报。分拆后的估值对索尼的电影和音乐业务、消费电子业务、游戏业务和保险业务采用了不同的市盈率。
索尼本身的品牌价值也非常巨大。英国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估计,索尼品牌价值高达99亿美元,全球排名第35位。排名第17的三星和第8的苹果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超过索尼。
“这意味着,如果你以苹果和三星等竞争对手作为参照,那么他们的市值应该达到现在的三四倍。”Interbrand CEO杰兹·弗兰普顿(Jez Frampton)说,“平井一夫任务艰巨。”
平井一夫本人也认同这种看法。“我认为现在的状态显而易见,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国外都是如此,”他在2月的发布会上说,“我明白,这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