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拟弃机海战略 改走苹果单兵路线
搜狐IT 12年05月30日 09:25 【转载】 作者: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尤佳
导读:随着谷歌公司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的并购,新高管团队上任,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开始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商务部同意收购案到谷歌宣布新的摩托罗拉移动高管名单,前后不过三天时间。可以想象,这套新的“领导班子”早已尘埃落定,背后亦有着大展拳脚的“抱负”。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许多传统手机制造商身上不断推新品,一来是保持市场的新鲜度,二来能覆盖更广阔的消费人群,三来能维持经销商的信心。然而话虽如此,更多的机型意味着更高的开发成本和营销费用。如果可以像苹果那样一款手机“走遍天下”自然是最好的。但对比传统的“机海战术”,这种方式并不是人人都做得来的。
“人们只看到了苹果一款手机卖断市的盛景,甚至以为是苹果开了手机业‘单兵作战’的先河,其实不然。”上述经销商称,iPhone模式之所以能被人记得,因为它成功了。过去国内也有凭借少量款式手机打开市场的品牌,但大都很短命。他特别提到了恒基伟业的例子。“我当时还做过他们的货,第一款手机卖得非常好,后来出了一款叫‘昶’的所谓太阳能手机,市场反应很差。”提及恒基伟业,该经销商仍有些心有余悸。
软硬结合成基础
“昶”不是唯一的失败案例。正因为如此,利润较低,但风险同样较低的“机海战术”成为了大多数品牌的选择。至于摩托罗拉,如若选择了“精品”路线,成功与否的关键又是什么?
在华捷咨询电子消费行业分析师李元凯看来,首先是切实的创新能力。“所谓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内的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对消费习惯的把握。”他认为,A ndroid的成功已然证明了谷歌在移动领域的创新力。
其次是财力,采用“机海模式”的企业,一旦产品不受欢迎,其他机型可以迅速补上。“单兵模式”则不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情况下,雄厚的财力支撑非常重要。“有些企业不是不想坚持明星机,而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最后只好换产品。”
更重要的是“软硬结合”的能力。纵观目前业内主要的“单兵作战”品牌,苹果iPhone采用自主设计的硬件和软件,匹配性更好。国内效仿得比较成功的小米手机和魅族手机,也都把软件开发放在了与硬件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方面,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合作本身就是软硬件结合。“尽管谷歌强调A ndroid不会偏向于摩托罗拉,但反过来可以让摩托罗拉更偏向于A ndroid。”李元凯亦认为摩托罗拉未来有很大可能改走单兵路线,“这在双方决定合作的第一天就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