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手机壁垒
在“科技四雄”和占据全球优势目标之间还站立着一个巨大产业,该产业就是移动运营商、有线电视服务商及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对于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而言,全球移动运营商和宽带服务商让他们既爱又恨。正是这些服务商投入巨额资金组建互联网基础架构后,才使得这四家公司能够提供各自服务。但电信公司和有线电视服务商又充当着这四家公司用户看门人的角色,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希望绕过电信公司和有线电视服务商而自行展开服务。着眼于长远发展,这四家公司肯定会这样做。
自谷歌创建以来,该公司与各大电信公司的关系就一直较为紧张。但谷歌为了推广其Android手机,该公司必须主动向电信公司示好。如此一来,就剩下苹果成为移动运营商的眼中钉。在iPhone发布之前,移动运营商不允许用户在自己手机中安装各类应用程序,对于那些可能给自己营收带来影响的服务,移动运营商则通过硬件屏蔽方式加以封杀。(Verizon无线曾屏蔽了黑莓手机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原因就是Verizon计划推出自家付费性质的地理位置服务。)而iPhone永远改变了电信运营市场的原有格局:iPhone发布后,用户能够选择并安装自己喜欢的应用程序(前提是此类应用程序经过苹果App Store商店的批准),移动运营商对此不再加以干涉,即使是某款应用程序能够免费发送短信也是如此。用户购买了智能手机后,就拥有了这样的权利。苹果对美国移动运营商采取首先结盟一家,并“各个击破”的战略,使移动运营商之间为争抢智能手机用户展开竞争。截止目前,用户已能够在AT&T、Verizon无线和Sprint等移动运营商那儿购买iPhone,这些运营商被迫在网络速度、售价以及客户服务等事宜上相互竞争。2009年期间,苹果发布所谓的“iPhone tethering”功能后,即允许用户通过自己所使用手机网络连接方式让电脑接入互联网,AT&T用了一年时间才推出该服务,而全球其他移动运营商很快支持了这一功能。如果AT&T现在宣布放弃支持该服务,则用户可转投其他运营商。
但与一些潜在的重大突破相比,上述情况只能算是“小菜一碟”。除亚马逊之外,其他三家公司都推出了视频电话服务:苹果的FaceTime,Google+的Hangouts,Facebook则整合了Skype网络电话服务。苹果的iMessage和Facebook的Messenger(可提供文本、图片、视频和群组信息),则是鼓励用户绕过移动运营商,而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沟通交流活动。考虑到苹果下一代iPhone将整合iMessage功能,Facebook Messenger将向所有使用iPhone及Android手机的用户开放,无论是苹果iMessage还是Facebook的Messenger今后取得市场成功,他们都有机会取代移动运营商的短信服务,并成为移动通信服务的新标准。
从整体上看,这四家公司都认为,常规语音通话已失去价值,用户可以使用文本、即时通信和视频聊天方式进行交流,而没有必要进行语音通话并按通话时间多少向移动运营商交费。换句话说,用户只需交纳通过高速网络传输的数据使用费。Verizon是一家基于“哑管”(dumb pipe)的1000亿美元企业,但着眼于长期发展,这些哑管却无法开发出更为灵活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