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线图
亚马逊、苹果、Facebook及谷歌不会开口谈论他们的未来市场战略计划。如果这四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会暗示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那么可口可乐就会对外公布他们的独特配方。苹果新CEO蒂姆·库克(Tim Cook)说:“不公布我们的市场战略,这也正是苹果的魔力之一。”
这四家公司的秘而不宣态度,却更加引发了外界对其下一步动向的猜测。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数年中,“科技四雄”的每家都会相互渗透,进一步数字化,并改变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格局。这也是这四家公司的共同看法,而这些看法,又与三个基本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首先,每家公司都认同乔布斯所解读的“后PC时代”理念,即公众生活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易于使用的小型移动电脑。与其他公司相比,这四家公司都从科技产业转型过程中受益良多,并借此提高了营收、现金储备以及市值。
第二个理念是在后PC时代,各类设备以不同形式鼓励和加速了网络消费。正因为如此,这四家公司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提供更多媒体内容:电子书籍、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以及任何可让公众打发时间的内容(这些公司将把这些内容加以社交化,以便用户与他人共享内容并结交新朋友)。然而这也并不仅仅意味着提供数字媒体内容,同时也使消费过程更为容易。以79美元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为例,它并不仅仅是一款阅读设备,而且还整合了亚马逊本地服务等产品。而通过Kindle Fire平板电脑,将使用户在访问亚马逊网站过程中,更容易购买各类商品。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你接入互联网,这些公司都希望给你的网络活动提供帮助。
而我们的这些网络活动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也直接指向了这四家公司的第三个理念。对于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而言,数据就是他们的母乳。数据不仅能提高网络广告系统的性能(谷歌和Facebook就非常依赖网络广告系统),而且能够让服务商知道你的购物意向(亚马逊和苹果希望知道用户的购物倾向)。数据也促进了技术创新:谷歌的语音识别系统,该公司的交通地图,以及其拼写错误检查等服务,都是基于对大量匿名网民活动的追踪。
这三个理念相辅相成,而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连环。后PC时代设备与个人用户紧密相连。可以想像一下这种情况:你可能拥有一台家庭台式机,但你很可能没有购买一部家庭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而电子书与亚马逊用户单一帐号相连,个人能够在特定时间内阅读所订阅的电子书。图片和应用程序服务也是如此。对于“科技四雄”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现象,原因是你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子书阅读器进行的所有活动,都与你个人有关。你的个人兴趣爱好,使服务商能够向你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整体上看,“科技四雄”实际上收集了涉及不同阶层美国公众的信用卡信息,他们收集有关支付(苹果通过iTunes服务,谷歌利用Checkout,亚马逊使用Payments,Facebook借助Credits信用币)的信息。谷歌和亚马逊最近都推出了与Groupon类似的团购服务,Facebook也通过其签到服务提供团购交易。
如果你认为这四家公司的企图仅仅是为了抢占地盘(及利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四家公司坚信,他们能够提高而不是取代我们当前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希望通过服务器和软件,使交易活动更有效率,并提高他们自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