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润游戏
2010年晚些时候,乔布斯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参加该公司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外界当时推测,乔布斯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庆祝苹果首个200亿美元的季度,但乔布斯心里其实有着挥之不去的东西:Android。当时谷歌主持开发的免费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已经开始蚕食iPhone的市场份额,乔布斯对此甚为恼火。他罗列了Android的一大堆不足。乔布斯说:“Android将给用户和开发者都带来诸多不便。”他的意思是指不同硬件手机厂商可对Android版本进行修订,并推出各自Android手机相互竞争。对于各厂商正开发的7英寸Android平板电脑,乔布斯作出简短评价:“见光死(dead on arrival)。”只是亚马逊的贝索斯,却把乔布斯的这番言论当作是耳边风。
在乔布斯对Android大加指责的言论中,却没有提及Android市场份额增长对苹果构成的威胁。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尼尔森(Nielsen)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ndroid已占据智能手机市场40%份额,苹果iOS设备的相应份额为28%。但这儿也正是苹果和谷歌的纠结之处:Android市场份额甚至可增至70%,却也不会对苹果市场业绩构成实质性威胁。为何这样说?因为苹果iOS设备的盈利水平较高,而谷歌及大量Android手机厂商却没能达到相同水平。这也是正是苹果市场战略同“科技四雄”中其他三家的主要不同之处。苹果并没有必要通过占据市场优势方式来取得成功,但其他公司却必须这样做。谷歌或Facebook的用户量越多,这两家公司的网络广告收入就越高。亚马逊的收入模式,同样是高度依赖用户量的规模化发展。零售业的利润率一直比较低,因此需要规模庞大的用户量。
另一方面,苹果所销售的任何设备,都能保持非常高的利润。一些分析师估算,苹果每出售一部iPhone,就能净赚368美元。消费者很可能以199美元买到iPhone,但这是移动运营商的补贴价格,运营商将向苹果支付相应差价。与此相对照,谷歌通过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发布各类目标广告,每年从每部此类设备上获得的广告收入不足10美元。谷歌将Android免费送给各手机厂商使用,这也是Android市场份额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其每部手机营收额并不会有所上升。过去数个季度中,摩托罗拉移动消费设备部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可见,尽管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但钱基本上都被苹果赚走。一些分析师估算,在智能手机所产生所有利润中,约一半归苹果所有。
让每款出售的设备盈利,一直是苹果多年奉行的教条。但过去数年中,苹果对这一既定策略的具体执行方式已变得更为灵活。以前苹果产品高利润来自高售价,使苹果设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奢侈品的特征。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苹果做到了使大量普通消费者积极购买,并仍能保持很高利润。执行苹果这项战略的幕后人物就是苹果前首席运营官(COO)、现任CEO库克。他重新组建了苹果全球产品供应链,亲自与各零部件供货商谈判,并给出优惠条件,使苹果能够优先采购闪存和触摸屏等配件。苹果对于配件供货标准的要求很高,也直接拉高了苹果设备的售价,并维持了苹果的高利润。
库克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继续维持苹果产品的高利润。在亚马逊将以低价策略蚕食苹果用户的同时,谷歌和Facebook则希望像苹果那样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在谷歌以扩大Android影响力为目标时,该公司对于每部Android手机每年仅能给自己带来10美元收入并不在意。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则必须考虑其手机硬件的利润率问题。针对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以及发行渠道等活动,都比单纯发布软件要投入更多资金。谷歌此前表示,摩托罗拉移动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身份,但谷歌股东不可能长时间容忍摩托罗拉移动一直陷入亏损状态。总而言之,谷歌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而进入手机硬件业务领域后,佩奇必须向库克学习,以提高谷歌手机硬件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