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支付服务
站立在用户和“科技四雄”之间的另一个产业是信用卡服务商。每次你在苹果iTunes商店、Android应用程序市场、亚马逊网络商店以及Facebook网站内购买东西后,信用卡服务商将从你的支付中提成。对于这四家科技巨头而言,这些信用卡服务商只会降低交易效率,且成为用户和科技公司之间的绊脚石,他们只是等到科技公司成功开发出商业模式之后而坐收利润。
“科技四雄”对于击破信用卡服务商的战略,虽然没有瓦解移动运营商策略那样明确,但大致看来,这四家公司很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让用户逐步养成通过手机支付的习惯。其次,是鼓励用户将各自银行帐号直接与移动设备挂钩,这样就能绕过信用卡服务商而直接交易。举例来说,谷歌前不久刚刚推出了Wallet移动支付服务。该服务的模式是:用户将内置了近距离通信(NFC)芯片的手机同商家的支付设备相接触,就能完成支付过程。只是谷歌并不希望Wallet成为“信用卡杀手”,事实上谷歌还就该服务同信用卡服务商Citi MasterCard达成了合作关系。但如果用户逐步喜欢使用Wallet服务,则谷歌将进一步扩大该服务的范围,并向团购、商家优惠券等业务领域延伸,进而向Groupon和LivingSocial等团购网站发起挑战。而eBay显然已意识到谷歌Wallet服务的企图。就在谷歌今年5月底宣布推出Wallet服务数小时之后,eBay旗下网络支付部门Paypal就对谷歌提起法律诉讼,称谷歌四个月前故意挖走了Paypal前高管奥萨马·贝迪尔(Osama Bedier),目的就是想通过贝迪尔之手获取Paypal过去10年中所开发的移动支付技术。
无论是亚马逊还是Facebook,今后都能够将各自网络支付服务转化为类似谷歌Wallet的移动应用程序。如果Facebook在其Connect通用登录系统中整合电子商务,则又将对Paypal的市场优势地位带来冲击。与其他三家公司相比,苹果探索的支付模式有所不同,但却更具变革意义。此前有传闻称,苹果计划在下一代iPhone手机中增加近距离通信(NFC)芯片。如果该传闻属实,则苹果支付服务具有两大优势:首先,苹果iTunes用户基数非常庞大。其次,美国中小型企业正逐步部署iPad平板电脑,从而能给苹果支付系统带来大量收入。举例来说,用户走进一家咖啡店,拿着自己的iPhone手机同商家摆放在那儿的iPad支付设备相接触,就能完成支付过程。这等于是苹果将实现对消费者和商家的“通吃”,由此也可见苹果对于发展自家支付系统的雄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