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一个乔布斯
2005年期间,谷歌斥资收购一家名为Android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为安迪·鲁宾(Andy Rubin)。鲁宾在他的上一家创业公司中,曾开发了一款名为T-Mobile Sidekick的原型智能手机。在谷歌收购Android之前,Android技术开发团队曾花了两年时间,目的是使Android成为下一个“杀手级”移动平台。Android被谷歌收购后,Android技术团队又花了两年时间,以继续完善该平台的功能。2007年期间,网上曝出了数张Android手机硬件的图片,Android手机由此登场。该产品外观上与黑莓(BlackBerry)手机有相似之处:按钮在手机下部,显示屏在上部,整体上看上去很丑陋。当时Android手机没有采用触摸屏,必须使用方向导航键和菜单栏来选择任务,这让人会联想到Windows 95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2007年左右的Android手机外观设计及功能,意味着科技产业方向的一场恶梦:如果不是乔布斯,业界所认为的智能手机,就是2007年Android手机的那个样子。
如今的Android手机已支持触摸屏和各类应用程序,并成为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多的智能手机,这一方面显示了谷歌过人的市场营销能力,但Android市场份额的上升,却是以iPhone市场份额下滑为代价。在得知乔布斯对Android手机甚为恼怒后,鲁宾和他的技术团队对Android手机外观设计和功能进行了修订。其实并不仅仅是Android手机效仿iPhone,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或多或少地模仿iPhone。(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目前最具原生意义的手机平台,其实是微软Windows Phone平台。)由于苹果改变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传统格局,亚马逊也组建了自家应用程序商店。另有外界传闻称,Facebook计划推出自有品牌手机,以“染指”手机硬件业务。这也正是乔布斯的神奇之处:他培育出并不仅仅对于苹果,而是对于所有科技产业都非常重要的新市场。
这也就是我们为何说科技产业的下一个乔布斯将是……还是乔布斯本人。正是乔布斯的努力,苹果拥有了长期产品路线图——持续提高iOS产品的性能,加强从移动业务到Mac个人电脑的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想像,今后库克和他的管理团队将沿着乔布斯指定的道路走下去。我们知道库克是一位运营天才,但谈不上是产业预言家。
今后一两年内,贝索斯、佩奇和扎克伯格将小心翼翼地争夺乔布斯曾拥有的“首席创新官”(innovator in chief)头衔。(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四雄”的争斗,也可解读为争夺这项荣誉。)在这三人中,贝索斯创下了推出新产品最多的记录。亚马逊网络服务和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视为真正的技术创新,并给整个科技产业带来了启发。(有报道称,苹果的iCloud音乐服务也部分依赖亚马逊云服务架构。)贝索斯本人对于科技产业的发展走向有着极高敏感性。在亚马逊今年夏季举行的年度大会上,贝索斯说:“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讲述人类执着于技术创新。我们希望着眼于长期发展,我们以用户为出发点,并在后台默默工作。而最为重要的是,正是着眼于长期发展,我们愿意被人误解。”